记者日前从市财政部门获悉,1-7月份,
蚌埠市财政总收入达82.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0.5%;同比增加22.8亿元,增长38.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63.4%,高出全省平均增幅26.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居全省第一位。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呈现总量增加、速度加快、结构趋优、位次前移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健康运行,多方利好支撑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仍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共计入库55.1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67%。与此同时,中小税种表现活跃,耕地占用税同比增长2倍以上,土地增值税增长1倍以上,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也增长七成以上。全市重点税源行业实现了全面增收,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酒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54.3%、38.7%、65.4%;中粮生化、八一化工、昊方机电、大富机电等工业企业产销形势较好,入库税收大幅增长;租赁和商贸服务业、建筑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增长57.7%、42.1%、82.6%,消费市场表现活跃。
县区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和对全市财政增收贡献度的不断提高,展现了我市县区经济发展的活力正在增强。据统计,1-7月份,区级、县级对全市财政收入增收的贡献率为37.5%和32.2%,与去年同期34.7%、16.4%的贡献率相比有了显著提升。这表明,我市财政已由市本级独挑大梁的单级次发展向三足鼎立的多级次协调发展转变。